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叶颖,邱志洁,伊春锦.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J].光明中医,2018(11).
作者姓名:叶颖  邱志洁  伊春锦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
摘    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中医辨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7例经胃镜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并观察不同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体质患者的胃镜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 197例患者中,平和质22例(11.17%)、气虚质17例(8.63%)、阳虚质32例(16.24%)、阴虚质11例(5.58%)、痰湿质23例(11.68%)、湿热质46例(23.35%)、血瘀质8例(4.06%)、气郁质38例(19.29%)、特禀质0例(0%),其中,湿热质患者最为多见。不同中医体质胃镜征象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差异,其中,湿热质伴糜烂最多见,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湿热质的肠化程度较重。结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临床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辨体-辨病-辨证"三辨施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对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