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辅助生殖对妊娠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不同受精方式对妊娠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辅助生殖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505例,按照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人工授精组31例,IVF组158例,ICSI组75例,IMSI组25例,及自然妊娠组216例。应用定量荧光PCR(QF-PCR)联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的方法对其流产组织进行检测,比较辅助生殖不同受精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率。流产患者按35岁分界,分别比较两个年龄段不同受精组的异常率。分别比较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IVF、ICSI、IMSI三组的异常率。结果人工授精组、IVF组、ICSI组、IMSI组及自然妊娠组的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类型中三体、单体、微缺失微重复的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倍体的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35岁各组别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9),≥35岁各组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胚胎与冻融胚胎三组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的新鲜与冻融胚胎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7),ICSI组和IMSI组的新鲜与冻融胚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的不同受精方式均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率。对于35岁以下的低龄患者,ART助孕中的各受精方式可能会降低其异常率。胚胎冷冻技术使用过程中,受精方式的改变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异常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