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苗医“六大六小脉诀”之肺脾命脉理浅探
引用本文:熊传榘,曾定伦,雷正荣,王毅刚,成建国,吴桂华,张洪雷,黎芸,谢惠.苗医“六大六小脉诀”之肺脾命脉理浅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Z1).
作者姓名:熊传榘  曾定伦  雷正荣  王毅刚  成建国  吴桂华  张洪雷  黎芸  谢惠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四川重庆 四川重庆
摘    要:在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重庆市中医院承办的2005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曾探析了苗医“六大六小”脉诀左手三部的歌诀,并引用中医脏象理论对其进行了探讨,引起了民族医药界及基层中医界同仁的较多关注,今年更承麻阳县中医院滕建甲老师患赐《苗家养生秘录》并予嘱托,希望能将《六大六小脉诀》之肺脾命脉一并续完,现利用本次学术交流会将前文续完,以供同道参考。1肺脉(右寸)“肺脉洪大肺中热,干竭三焦气壅结,四肢倦怠少精神,脑闷头昏气不停。”“肺脉洪大肺中热”,苗医以脉之洪大为实为热,故本句不难理解。“干竭三焦气壅结”,肺主气,肺受火热之邪,则肺津受灼,炼液成痰,阻遏肺气宣发外达与肃降下行之机,故肺气为之壅结。肺居上焦,正常生理状态时,“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又为水之上源,肺受火热之邪,不仅宣发布散津气于肤、毛的功能减弱,且肃降下行之功能亦降低,上焦之气不能下降而化水,由此导致三焦津气布散流通不利,不仅口渴思饮,而且小便不利。此时若治以清肺化痰,使痰热得清,则肺气之宣肃复常,气畅津生,口渴止而小便畅。“四肢倦怠少精神,脑闷头昏气不停。”肺主气,气为力之源,“力拔山兮气盖世,”是气旺力...

关 键 词:苗医  六大六小脉诀  肺脉  脾脉  命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