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谈《黄帝内经》中“神”对针刺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姓名:申瑞华  贺莲  余洁英  赖小平
作者单位:[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东莞523808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摘    要:<正>《黄帝内经》认为,"神"在针刺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指出诊治疾病的根本在于了解患者"得神"还是"失神"。根据"神"的异常变化作出正确的诊断,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1]。如果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都已受到损伤,那么就不可再妄用针刺进行治疗。患者与医生的互相配合,可使经气容易运行。同时,在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可以进行针刺治疗,以免加重气血逆乱。1把握"神"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外在表现,《黄帝内经》认为,"神"在针刺临

关 键 词:黄帝内经    针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