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航班同乘风险人员排查效果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李丹 秦颖 范思萌 彭质斌 葛辉 常昭瑞 张睿 杨孝坤 赵宏婷 郑建东 于石成 王晖 严俊 李中杰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 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 北京 102206;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北京 10008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708100);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2-4G-4222);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运行项目(102393220020010000017)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航班同乘人员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情况,为有效确定风险人员排查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国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航班同乘人员信息,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指示病例发病前不同时间、不同座位距离和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流行期的同乘人员核酸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期间,新冠病毒感染者共涉及370架次航班和23 548名同乘人员,累计判定指示病例433名。指示病例的同乘人员中,核酸检测阳性人员72名,其中,与指示病例同行人员57名,非同行人员15名。对15名非同行的阳性同乘人员进一步分析显示,86.67%在指示病例诊断后3 d内发病或检测阳性,乘机时间均在指示病例发病前4 d内,指示病例前后三排内的阳性检出率为0.15%(95%CI:0.08%~0.27%),显著高于前后三排外的阳性检出率[0.04%(95%CI:0.02%~0.10%),P=0.007],前后三排内各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不同类型变异株流行期间,非同行的同乘人员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中,非同行人员阳性检出集中在指示病例发病前3 d内。结论 指示病例航班同乘人员的风险排查时间可设定为指示病例发病前4 d内。指示病例前后三排内的同乘人员应作为优先排查人员,并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座位距离在指示病例前后三排外的同乘人员可作为一般风险人员进行排查和管理。
|
关 键 词: | 新型冠状病毒 阳性检出率 接触者追踪 航班 |
收稿时间: | 2023-02-2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