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度磨耗患者髁道运动学初步评价
引用本文:康宏,包广洁,董根喜,李志革,巢永烈,易新竹.重度磨耗患者髁道运动学初步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5):626-629.
作者姓名:康宏  包广洁  董根喜  李志革  巢永烈  易新竹
作者单位:1. 兰州医学院口腔系,730000
2.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中青年基金 (YS 0 1 1 A2 3 0 1 6),暨省教育厅基金 (0 1 0 1 3)资助项目
摘    要:评价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运动学特征 ,探讨髁状突运动与牙合重建的关系。方法 :运用Pantronic髁状突运动描记系统和D5ADenar全调节式咬合架 ,对 15例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决定因素对牙合运动的影响 ,以及对 5例已完成咬合重建的重度磨耗患者髁道运动学特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15例重度磨耗患者平均髁间距离为 ( 60 .72± 4.40 )mm ,迅即侧移量 (ISS) 1.3 5mm (右 )和 1.2 4mm (左 ) ,渐进侧移量 (PSS)为14 .65°(右 )与 17.11°(左 ) ,前伸髁导斜度 (PRO)为 2 3 .45°(右 )与 2 6.85°(左 ) ,非工作侧髁道值 (ORB)为 2 6.5 0° ,前伸髁导斜度与非工作侧髁道之间极相关 ,存在较小的Fisher角。结论 :咬合重建主要影响侧移量和Pantronic重复运动指数 (PRI)的大小 ,反映出下颌侧方边缘运动限制所恢复的程度。但牙合重建对非工作侧髁道没有明显的影响 ,运动道的变化并不能预测治疗的效果。

关 键 词:髁道因素  牙合重建  重度磨耗  牙合架
文章编号:1001-3733(2004)-05-0626-04
修稿时间:2003年10月4日

Condylar path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dental attrition
Kang Hong,Bao Guangjie,Dong Genxi,et al..Condylar path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dental attrition[J].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2004,20(5):626-629.
Authors:Kang Hong  Bao Guangjie  Dong Genxi  
Institution:Kang Hong,Bao Guangjie,Dong Genxi,et al.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Lanzh ou Medical College,Gansu 730000,China
Abstract:
Keywords:Condylar factors  Occlusal rehabilitatio n  Severe dental attrition  Articulator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