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用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在实验动物中的比较题录
作者姓名:何颍  宋云  于鹏程  朱武洋
作者单位: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3.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摘    要:目的比较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0-7-21或28)与WHO新推荐的免疫程序(0-7)在安全性、有效性及保护性方面的差别, 为修订《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相关内容提供实验动物方面的数据支持。方法按照我国现行的3针法、WHO新推荐的2针法等狂犬病暴露前免疫程序, 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 即0-7-21组(3针组)、0-7组(2针组)、0-14组、0-21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 每间隔5 d称重, 比较不同免疫程序的安全性。首次免疫后7、14、21、28和35 d采血, 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RVNA), 确认其有效性。免疫后35 d以致死剂量的CVS-11狂犬病病毒对各组小鼠攻毒, 评价不同免疫程序的保护性。结果接种疫苗后, 各组小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4 d, 各免疫组小鼠RVNA阳转率均为100%, 可对小鼠提供完全保护作用。0-7-21 d组和0-7 d组免疫后35 d RV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关 键 词:狂犬病  暴露前免疫程序  中和抗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