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21的影响和意义
引用本文:陈云宪,唐良秋,陈兆基,梁家荣,张社兵,范文茂,陈宝峰,陈锦峰.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21的影响和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3).
作者姓名:陈云宪  唐良秋  陈兆基  梁家荣  张社兵  范文茂  陈宝峰  陈锦峰
作者单位: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微小RNA-21(miRNA-21)的影响,进一步阐述缺血预适应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3和4天的每天上、下午分别进行一轮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然后在第5天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照组则直接在入院后第5天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2和5天早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浆miRNA-21水平。同时在手术当天早晨及术后12 h抽血检测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以观察手术对其影响。记录手术情况、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6个月内所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后第2天的血浆miRNA-2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2±9.15比51.10±9.56,P0.05),而第5天的血浆miRNA-2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5±12.24比60.52±10.29,t=3.216,P0.01);试验组第5天的血浆miRNA-21水平较第2天明显上升(t=4.113,P0.01),而对照组第5天的血浆miRNA-21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2)试验组PCI术后12 h的hs-c TnT的变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25.27±21.88)pg/ml比(38.79±32.46)pg/ml,t=2.162,P=0.01],此外试验组术中TIMI 3级血流发生率较对照组高(92.9%比85.0%,P=0.04)。(3)试验组共有6例患者在半年内出现MACE,而对照组有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所有出现MACE的患者基线血浆miRNA-21水平明显低于未出现MACE的患者(46.73±10.03比52.12±11.26,t=1.624,P=0.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发现基线miRNA-2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能上调冠心病患者的血浆miRNA-21水平,减轻冠状动脉再灌注损伤程度,而且血浆miRNA-21水平可能是评估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