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海市静安区1976—2015年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变化趋势分析
引用本文:万秋萍祝军玲黄瑾熊建菁尹晓烈杨晓明施伶俐王云徽褚晓婷.上海市静安区1976—2015年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变化趋势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21(7):593-598.
作者姓名:万秋萍祝军玲黄瑾熊建菁尹晓烈杨晓明施伶俐王云徽褚晓婷
作者单位:1.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72;
摘    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病毒性肝炎死亡长期趋势,为开展相关防控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1976—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减寿率(PYLL‰),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减寿率(PYLL‰)的变化趋势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1976—2015年静安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1 342人,其中男性832人,女性510人;平均粗死亡率8.31/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5.45/10万;男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标化死亡率、PYLL‰均高于女性(χ^(2)=107.34,112.93,39.15,均P<0.01),男性主要集中在35~64岁(占62.62%),而女性主要集中在65岁及以上(占55.49%),男性死亡年龄早于女性(Z=-8.879,P<0.01);1990年以后(除2002年)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中,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占比75.00%~100%,其他及未分型比例逐渐减少;1976-2015年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APC=-2.0%,P<0.05),2002年为转折点,2002—2015年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APC=-8.1%,P<0.05);1976—2015年病毒性肝炎减寿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APC=-3.7%,P<0.05),1992年为转折点,1992—2015年的病毒性肝炎减寿率下降趋势更加显著(APC=-6.5%,P<0.05)。【结论】2002—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和减寿率呈下降趋势,以乙型肝炎死亡为主。

关 键 词:病毒性肝炎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年度变化百分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