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州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后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 I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引用本文:李生强,葛继荣,谢丽华,陈可,薛莲,赖玉链.福州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后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 I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42(3):259-261.
作者姓名:李生强  葛继荣  谢丽华  陈可  薛莲  赖玉链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室,福州350003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510021)
摘    要:目的观察福州地区绝经后汉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 I多态性分布,研究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州地区绝经后汉族妇女290例,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 I多态性。结果VDR基因型分别为BB型7例(2.4%),Bb型39例(13.5%),bb型244例(84.1%);b等位基因频率90.9%,B等位基因频率9.1%,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分析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BB、Bb与bb3种基因型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4个部位的骨密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或B等位基因与四部位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与BMD间无关联,不能作为预测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关 键 词: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现象  遗传  福建
文章编号:1672-4194(2008)03-0259-03
修稿时间:2007年12月21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