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作者姓名:刘志杰  魏玉峰  李国军  苏江源  吕红艳  马学英
作者单位: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730900
摘    要: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通过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的穿刺针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和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充分扩张后使压缩骨折椎体复位并形成空腔,在椎体内形成的空间保证了骨水泥的整体性,减少了渗漏率,注入骨水泥后使椎体刚度和强度增强,重建了脊柱稳定性,甚至部分恢复了椎体高度,从而纠正脊椎的后凸畸形[3-4],缓解疼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与PVP相比,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在低压下注入黏稠度较高的骨水泥,使骨水泥渗漏

关 键 词:脊柱压缩骨折  脊柱血管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