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发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郭春梅 吴静 刘红 王亚丹 宿慧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 |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61100000116084)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zhxhnjzz.com/uploadfile/pub_images/NJ180910/nj10_25_cr郭春梅.jpg)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MP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42例MPCC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进行总结。结果MPCC占同期大肠癌患者的71%(42/592),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C)32例(762%)64处癌灶,异时性多原发癌(MC)10例(238%)20处癌灶,首发癌灶与再发癌灶间隔时间18~105个月。SC患者中高、中分化腺癌比例高于MC患者(P<005),而含黏液分泌腺癌比例低于MC患者(P<005)。2组患者肿瘤大小、发病部位、是否合并腺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DNA错配修复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0例肠梗阻患者中,6例接受结肠支架桥接一期根治手术。结论MPCC以双发癌为主,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对于MPCC患者中的低分化、结直肠黏液腺癌、合并结肠腺瘤者,应予结肠镜密切随访。结肠支架置入桥接一期切除术可提高SC的检出。
|
关 键 词: | 结直肠肿瘤 肿瘤,多原发性 脱氧核糖核酸错配修复 同时性多原发癌 异时性多原发癌 |
收稿时间: | 2018-07-05 |
修稿时间: | 2019-08-14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