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压氧环境下辅以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马明,范友强,马里,孙武东,汤从智,蔡倩,徐亮,赵祥虎.高压氧环境下辅以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19,41(10):760-763.
作者姓名:马明  范友强  马里  孙武东  汤从智  蔡倩  徐亮  赵祥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压氧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济宁医学院实践教学教育研究课题(JYSJ2017A04)
摘    要:目的 观察在高压氧环境下辅以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CV)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颈性眩晕(CV)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超短波治疗,另外观察组在0.2 MPa高压氧(HBO)环境下进行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则在普通治疗室内进行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上述关节松动术每次治疗15 min,每周治疗5 d,共持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 d、4 d、1周、2周及随访2个月时分别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记录每日眩晕发作次数;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随访2个月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每日眩晕次数、ESCV评分、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发现2组患者上述各项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治疗2周期间及随访2个月时其ESCV评分、每日眩晕次数、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等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高压氧环境下辅以动态关节松动术能更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相关症状,减少颈性眩晕发作频率,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颈性眩晕    动态关节松动术    高压氧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