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章荣 谢加兵 周茂生 王林 陶周善 丁国正 |
| |
作者单位: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 安徽 芜湖 241001 |
| |
基金项目: | 皖南医学院重点培育基金项目(编号:WK2015ZF07);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编号:KJ2017A26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708085QH208)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5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0~55岁,平均35.6岁;T_(11)8例,T_(12)18例,L_1 19例,L_2 10例。根据AO分型,A1型10例,A2型17例,A3型18例,B2型7例,B3型2例,C1型1例。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传统跨伤椎4钉固定20例,为对照组;伤椎双侧6钉固定22例,为双侧组;伤椎单侧5钉固定13例,为单侧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术后即刻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率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对照组(20 932.4±298.3)元明显低于单侧组[(22 428.2±321.5)]元与双侧组[(23 630.5±310.5)]元(P0.05),且单侧组低于双侧组(P0.05)。在VAS评分、腰椎ODI评分方面,3组间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丢失率方面,单侧组[(6.3±2.1)%]和双侧组[(5.6±2.8)%]均优于对照组[(9.2±1.8)%](P0.05),但单侧组和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率方面,单侧组[(15.2±6.5)%]和双侧组[(13.9±7.2)%]均优于对照组[(23.6±7.5)%](P0.05),但单侧组和双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均适用于胸腰段骨折治疗,短期疗效相当;伤椎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在维持伤椎高度及防止后凸畸形发生上均优于传统跨伤椎固定;伤椎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临床效果相当,但单侧固定住院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关 键 词: |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
收稿时间: | 2018-09-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