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比较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6例,其中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70例(A组),前外侧入路手术66例(B组),随访时间5~11个月,平均7.2个月。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日、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HHS)、术中术后并发症等。使用软件SPSS 13.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性资料采用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对比发现:B组切口长度(11.6±1.8)cm,A组(21.5±3.2)cm,P0.05;B组术中出血量(202.4±29.7)ml,A组(410.1±54.3)ml,P0.05;B组术后引流量(89.6±19.8)ml,A组(115.8±21.7)ml,P0.05;B组下床行走时间(2.3±0.6)d,A组(3.9±0.7)d,P0.05;B组住院日(4.1±1.1)d,A组(5.7±1.9)d,P0.05;B组手术时间(120.4±10.7)min,A组(100.9±9.5)min,P0.05;B组术后HHS评分(91.6±4.4),A组(89.4±5.8),P0.05;B组未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A组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神经麻痹1例,P0.05;B组发生术中发生大粗隆骨折1例、A组术中发生大粗隆骨折1例,股骨骨折1例,P0.05;两组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直接前方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下床行走时间和住院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地手术入路,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