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和阵发性运动障碍综合征基因位点异质性:5个家系的研究
引用本文:周军卫,李晓文,黄希顺,陈辉,宋国英,魏建科,卢宏.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和阵发性运动障碍综合征基因位点异质性:5个家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238-240.
作者姓名:周军卫  李晓文  黄希顺  陈辉  宋国英  魏建科  卢宏
作者单位:[1]郑州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摘    要:背景: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BFIC)疾病基因定位研究主要在西方国家进行,尽管现在已经报道了3个染色体位点与疾病基因连锁,但直到目前疾病基因仍未被找到和证实。要最终克隆BFIC疾病基因首先要对BFIC疾病基因进行定位和位点异质性研究。目的:研究BFIC家系的疾病基因与BFIC位点的连锁关系并检测是否存在疾病基因位点异质性。设计:以5个BFIC家系成员的基因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对象:本研究于2001—07月/2003—07在郑州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完成。共采集5个BFIC家系(图1—5),分别来自河南省新乡、南阳、周口、鹤璧四地区,受试者共70例,其中BBIC患者28例,非BFIC患者4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颁布的癫痫发作分类的标准确诊者;排除标准:脑电图、脑CT、磁共振检测结果有异常以及有中毒、脑外伤病史者。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得到家系成员的基因型。从BFIC家系成员外周血中抽提DNA,选择D19S245,D19S250,D16S3131,D16S3133,D2S399和D2S2330等6个基因短片段重复序列(STR)作为DNA标记,检测家系成员的基因型。将基因型信息输入计算机由LINKAGE软件包中的MLINK程序完成连锁分析边。最后,由LINKAGE软件包中的MLINK程序检测疾病基因位点异质性。主要观察指标:家系成员基因型的连锁分析结果和异质性检测结果。结果: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模式下,标记位点D19S250处,家系2,3,5在重组率为0.000,外显率为90%时,获得最大两点检测限(LOD)值总和为2.151;标记位点D16S3131处,家系2,5在重组率为0.085,外显率为70%,60%时,获得最大两点LOD值分别为1.056,1.155;提示这两个位点与疾病基因可能存在连锁关系。在其它位点处未获得提示连锁关系的信息。异质性检测显示,可能与D16S3131存在连锁关系的家系占39.8%,可能与D19S250存在连锁关系的家系占41.3%,而与这两个标记位点均不存在连锁关系的家系占18.8%。BFIC家系之间存在位点异质性。结论:本研究发现了BFIC致病基因可能与D19S250或D16S3131存在连锁关系,BFIC存在位点异质性,从而为精确定位BFIC疾病基因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 键 词:惊厥  连锁(遗传学)  遗传标记  基因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