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模型的改良及评价
引用本文:李晶,邹小华,徐向辉,常定恬. 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模型的改良及评价[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12): 2155-2158
作者姓名:李晶  邹小华  徐向辉  常定恬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湖南,长沙,410011
摘    要:
【目的】改进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模型的制备方法,提高制模成功率与效率。【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传统心肌缺血/再灌组(A组,n=20),改良心肌缺血/再灌组(B组,n=20),传统缺血后处理组(C组,n=20),改良缺血后处理组(D组,n=20)。观察各组制模成功率与效率,并从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心肌缺血与梗死面积、心肌酶学、病理学等方面对改进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A、B、C、D组的制模成功率分别为80%、90%、75%、85%,传统组与改良组无差异(P〉0.05)。传统组每只模型从麻醉到关胸约45min,改良组约10min;传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165min,改良组为3min。改良组造模时间缩短,效率高于传统组。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病理学等各种方式均证实改良组造模结果成功。【结论】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制模方式保留了传统造模方式成功率高的优点,同时提高了造模效率,造模结果稳定可靠。

关 键 词:心肌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Effective Method to Establish Rat Model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Postconditioning and Its Evalu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