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测次序对肺活量及其分量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严英硕,谢灿茂,周燕斌,唐可京. 不同检测次序对肺活量及其分量的影响[J]. 新医学, 2001, 32(10): 597-598 |
| |
作者姓名: | 严英硕 谢灿茂 周燕斌 唐可京 |
| |
作者单位: |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呼吸实验室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用不同次序呼气和吸气对不同年龄受检查肺活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先吸气后呼气和先呼气后吸气两种不同次序的检测肺活量(VC)方法,对通气功能正常的两个不同年龄组-A组(50岁以下)和B组(50岁以上)各30名进行观察。结果:A组采用这两种不同检测次序测得的肺活量(VC)、深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采用这两种不同检测次序测得的VC有显著性差异(P<0.05),测得的IC、ER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采用先吸气后呼气次序较先吸气后吸气次序测得的肺活量低(P<0.05),而相应产生的IC则先吸气后呼气次序较先呼气后吸气次序高(P<0.01),ERV则先呼气后吸气次序较先吸气后呼气次序高(P<0.01)。结论:检测年龄50岁以下受检者的肺活量时,无论采用哪种次序,其肺活量值、深吸气量值、补呼气量值均一致。而年龄超过50岁以上者吸气肺活量较呼气肺活量高,其相应产生的补呼气量亦较高。与其年龄偏大引起的气体滞留、呼吸肌松弛、腹壁肌肉松弛、腹部脂肪积聚以及小气道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所以对其采用先呼气后吸气次序测定肺活量,可以得出较高的肺活量值和补呼气量值,对受检者的肺功能评价和肺气肿诊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关 键 词: | 呼气肺活量 吸气肺活量 深吸气量 补呼气量 年龄 |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equence of measurement on vital capacity and its subdivision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