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复材料植入兔模型腹壁的反应比较 |
| |
作者姓名: | 刘继娟 李坚 马乐 |
| |
作者单位: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 |
摘 要: | 目的对比不同修复材料植入兔模型腹壁的反应,以选择理想的修复材料。方法制作兔腹壁缺损模型,用聚丙烯补片(A组)、自体材料(阔筋膜)(B组)、异体材料(阔筋膜)(C组)及康派特医用胶(D组)进行修补。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出植入材料连同其周围5mm范围的宿主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及光镜下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有动物在植入点及其周围均没有疝发生,无积液现象,无侵蚀发生。其中B组1只于术后1周取材时见植人物表面形成脓肿,C组1只在术后1周取材时发现与肠管粘连,2只在术后2周发现与肠管粘连。术后2周内C组炎症反应明显重于A、B、D组,而A、B、D组间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2周后四组炎症反应均明显减轻,且无明显差异。A、C组异物反应明显重于B、D组。A组新生血管数明显多于B、C组,B、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4周前胶原成分以细胞为主,4周后逐渐过渡到以胶原为主,其中A组胶原形成更为有序。结论聚丙烯补片作为修复材料具有炎症反应轻、有利于新生血管生成及胶原形成等优点,但异物反应较重;自体材料为相对理想的修复材料,但存在采集材料时造成新的创伤的问题;同种异体材料炎症及异物反应均较重,可能与本实验所用材料为采集后直接植入,未经脱细胞、抗排斥等处理有关;医用胶具有炎症反应及异物反应轻、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但随着其逐渐降解、吸收,其对受损部位的修复功能逐渐降低,所以其作为支架存留于体内多长时间,能使宿主组织在其内充分生长仍旧是一个问题。
|
关 键 词: | 修复材料 腹壁缺损 移植 组织学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