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种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引用本文:朱建炜,董启榕,朱建泉,成红兵,王以进. 三种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46): 151-153
作者姓名:朱建炜  董启榕  朱建泉  成红兵  王以进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江苏省苏州市215004 [2]南通市虹桥医院放射科,江苏省南通市226001 [3]南通市中医院骨科,江苏省南通市226001 [4]上海大学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上海市201800
摘    要:
背景: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械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以Kaneda代表的钉棍系统,一类为以Z-plate等代表的钉板系统。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但这类器械均为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国内普通患者难以承受。作者在各种胸腰椎前路钢板系统和国人脊柱解剖特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适合国人胸腰椎形态学特点的前路新型钛合金钢板(NTP)。目的:对DunnⅢ,NTP,Z-plate等3种前路内固定器生物力学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设计:抽样调查。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和南通市虹桥医院放射科。对象:实验于2003-05/08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完成。选择15具健康成年人体新鲜脊柱标本。方法:采用新鲜成人胸腰椎标本(T12-S,)15具,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分别以DunnⅢ、NTP、Z-plate固定,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测量3组标本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等4种工况下的载荷一应变变化,载荷一位移变化。结果:15具成年人体新鲜脊柱标本,均进人结果分析。在最大载荷500N下,Z-plate平均应变最小为410ug,NTP平均应变其次为430ug,而Dunn平均应变最大477ug;脊柱的平均纵向位移,Z-plate组最小为2.23mm,NTP组为2.38mm,而Dunn组的平均纵向位移为2.85mm。胸腰椎骨折采用三种前路内固定器固定后,在脊柱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NTP、Z-plate均优于Dunn Ⅲ(P〈0.05),而NTP和Z-plate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TP和Z-plate系统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能有效恢复失稳脊柱的稳定性,是较为理想的前路内固定器。

关 键 词:胸椎 腰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文章编号:1671-5926(2005)46-0151-03
收稿时间:2005-05-25
修稿时间:2005-10-12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s of three anterior thoracolumbar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Zhu Jian-wei, Dong Qi-rong, Zhu Jian-quan, Cheng Hong-bing, Wang Yi-jin.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s of three anterior thoracolumbar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5, 9(46): 151-153
Authors:Zhu Jian-wei   Dong Qi-rong   Zhu Jian-quan   Cheng Hong-bing   Wang Yi-j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