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程序化拔除人工气道失败31例原因分析
引用本文:罗醒政,刘力新,魏远辉.程序化拔除人工气道失败31例原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2(1):54-56.
作者姓名:罗醒政  刘力新  魏远辉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中山528415
摘    要:目的:提高对撤机成功拔除人工气道(包括经口、经鼻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导管,本文统称拔管)失败原因的认识。方法:对2008-01-2010-12我院ICU病房31例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撤机试验后拔管失败的38例次患者其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8例次拔管失败的原因有:气道保护能力、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障碍23例次(60.5%);呼吸肌功能因素6例次(15.8%);气道部分阻塞、狭窄5例次(13.2%);心功能不全3例次(7.9%);鼻腔大出血1例次(2.6%)。结论:拔管失败的原因与撤机失败的原因不同。拔管失败的原因多见于患者气道保护能力差、不能咳痰或上气道梗阻,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在通过撤机试验准备拔管前需仔细评估患者气道保护能力、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气道通畅情况及其他因素,以提高拔管成功率。

关 键 词:自主呼吸试验  人工气道  拔管失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