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代谢功能观察
作者姓名:吕以培  黄文萍  车红英  张素华  黄中莹  陈建西  杨丕坚  李舒敏  卢伟波  黄虹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基金(桂科攻0816004-26)。
摘    要: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 IFG+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代谢功能情况。方法选择IFG+IGT者72例( E组),其中非肥胖30例( E1组),肥胖42例( E2组);另选择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人群142例( N组),其中非肥胖75例( N1组)、肥胖67例( N2组)。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RI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 SET)。留取晨尿,采用未抽提法测定内皮素( UET),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UA)。观察血压和腰围。彩超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计算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EID)指标(ΔD%、ΔD1%)。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E和N组比较、E2与N2组比较及E1与N1组比较,MUA、hs-CRP、UET、SET、ΔD%、Δ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2与N1组比较hs-CRP、UET和S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2与E1组比较MUA、hs-CRP、UET和S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FG+IGT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功能均出现异常,尤以肥胖者为著;患者的代谢功能亦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分泌功能下降。

关 键 词: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  肥胖  内皮功能  代谢功能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