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作者姓名:田文硕  吕鉴尧  谢晓燕  林满霞  周路遥  黄光亮  王伟  刘保娴  吕明德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州510080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前后的弹性变化以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消融范围的显示能力。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并获得完全消融的肝脏肿瘤患者57例共57个病灶,平均直径(2.4±1.1)cm。分别于消融前及消融后30 min、1 d、1个月进行SWE,测量消融灶的杨氏模量最大值(SWE_max)、最小值(SWE_min)、平均值(SWE_mean)及离散度(SWE_SD)。比较肝脏肿瘤消融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杨氏模量值。选择经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持续消融12 min的消融灶,于消融后1个月分别在二维声像图、SWE图像上测量其长径和短径,根据公式V=π×X×Y×Z/6(V为体积,X为长径、Y=Z为短径)计算消融灶体积,与当天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1)消融后30 min的SWE_max、SWE_min、SWE_mean及SWE_SD分别为(121.80±68.52)、(30.36±24.96)、(66.92±24.88)和(20.37±12.97)kPa,消融后1 d上述指标分别为(108.20±46.99)、(31.87±18.08)、(67.12±23.53)和(19.41±12.05)kPa,消融后1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30.40±53.68)、(32.00±22.06)、(86.88±45.18)和(35.05±25.50)kPa,各参数分别大于消融前的(50.85±30.61)、(15.30±8.78)、(30.50±11.56)和(7.37±4.26)k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8-561,P均〈0.001,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消融后30 min、1 d及1个月同一参数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88、0.821、5.202、3.786,P均〉0.05,Friedman非参数秩和检验)。(2)SWE图像示消融灶长径为(3.0±0.6)cm,与二维超声[(2.9±0.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05);但小于超声造影的(3.4±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4,P〈0.01)。SWE图像示消融灶短径[(2.3±0.4)cm]及体积[(9.2±4.7)cm^3]与二维超声[(2.4±0.5)cm、(9.3±5.0)cm^3]及超声造影[(2.2±0.6)cm、(9.

关 键 词: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消融技术  肝肿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