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脑膜脑炎的诊断和治疗 |
| |
作者姓名: | 杨绍基 姚集鲁 |
| |
作者单位: |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广州,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广州,510630 |
| |
摘 要: |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的终宿主为哺乳动物,主要是鼠类,中间宿主是陆生螺类或淡水螺类,如玛瑙螺(achatinafulica)、福寿螺(ampullarumcrossean)、蛞蝓等。人多因生吃含有第期幼虫的淡水螺肉而被感染。当婴幼儿在有蛞蝓孳生的地方爬行时,亦有可能获得感染。第期幼虫可侵入肠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流到达各种器官组织。人类只能充当广州管圆线虫的转续宿主。在人体内它可发育为第期和第期幼虫,但不能发育为成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脑脊髓炎。尸检曾发现患者的脑…
|
关 键 词: | 广州管圆线虫 脑膜脑炎/诊断 脑膜炎/治疗 阿苯达唑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