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文献挖掘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分析古代方剂中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引用本文:苏泽琦,张文君,张雨珊,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吴嘉瑞,李健,丁霞.应用文献挖掘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分析古代方剂中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5):376-382.
作者姓名:苏泽琦  张文君  张雨珊  王德辰  孟祥梅  王玮鑫  吴嘉瑞  李健  丁霞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46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13110014)
摘    要:目的归纳整理现代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挖掘分析其在古代方剂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粪便"并含"中药"为关键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重庆维普、CBM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粪便类中药,对临床常用粪便类中药进行筛选,并对其正名出处、历代别称、药物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进行整理;同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平台分别检索包含每味粪便类中药的古代方剂,以每味药物方剂总数的20%作为支持度取值个数,统计其药物组合模式,并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粪便类中药与其他药物的内在关联性进行运算,获得每味粪便类药物常见的药物配伍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用药规则。结果现代临床仍然常用的粪便类中药共有11味。它们分别被记载于多本中医药学专著中,别称繁多、药物来源广泛;其药性寒、热各异,药味涵盖酸、苦、甘、辛、咸,归经分属肝(胆)、心(心包)、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经;主治功效有解表、清热、祛风除湿、消滞、化瘀通络、化痰止咳平喘、息风、开窍、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不同;11味粪便类中药共检索到相关方剂1 550个,每味药均有其内在药物组合模式及关联规则。结论粪便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对粪便类中药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将在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及各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中药  方剂  肠道菌群  粪便移植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