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针刺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姓名:朱临潼  巩尊科  王蜜  王世雁
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南京,210023;2.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徐州,221009
基金项目:江苏省级科技项目, BL2013007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组以及针刺组每组2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康复和LF-rTMS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LF-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健侧半球的M1区(大脑运动皮质的上肢运动功能代表区),刺激频率为1.0 Hz。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评价疗效。结果:rTMS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WMFT评分分别为4.65±1.66,7.45±2.63和0.85±1.57,10.05±4.02,针刺组分别为4.45±0.89,5.80±1.74和0.6±1.23,6.75±2.07,联合组分别为4.60±0.75,13.55±2.56和0.95±2.06,8.95±3.90。3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WMFT评分均有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rTMS组WMFT评分优于针刺组,FMA评分不优于针刺组;联合组FMA评分和WMFT评分均优于针刺组和rTMS组,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1 Hz rTMS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 键 词:针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与病理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与病理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