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胃食管反流病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伴有组织损害即反流性食管炎。为一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是由多种因索促成的,即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增强的结果。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如反酸呢逆、烧心、胸痛、上腹饱胀等,当属祖国医学的“吞酸”、“痞满”、“胸痛”、“胃脘痛”等病证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致痰、气、瘀互结于食道,使胃之通降受阻,而浊气上逆。其中与肝木的关系最为密切,正如高鼓峰《医家心法·吞酸》云“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故临床辨证分型虽有异,然治疗法则当以调畅气机为根本。 1 肝胃不和 症见情志不遂而致胃脘胀满,两胁疼痛,胸闷脘堵,反酸,胸骨后灼热或灼痛,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