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研究
引用本文:梁嘉恺,胡玲,郑晓凤,鄢雪辉,古文莉.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3):322-324,328.
作者姓名:梁嘉恺  胡玲  郑晓凤  鄢雪辉  古文莉
作者单位:梁嘉恺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广州510405) ; 胡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广州510405) ; 郑晓凤 (澳门光辉医疗康复中心) ; 鄢雪辉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 古文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5104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1例(包括湿重于热2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法判定Hp感染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41.18%,21/5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各亚型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45%(10/22)、22.22%(2/9)和45.00%(9/20),其中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外周血IFN-γ、IL-12、IL-4及IL-1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IFN-γ和IL-12表达呈增高的趋势,而IL-4表达则呈下降的趋势。脾胃湿热证各亚型组比较,均呈现湿热并重组IFN-γ、IL-12、IL-4表达以及IFN-γ/IL-4、IL-12/IL-4比值较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改变相关,"湿"和"热"邪可能是介导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病理因素。

关 键 词: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Th/Th平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