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侵犯乳头的概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3 月行乳腺癌标准乳房切除术病例1 190 例,比较临床乳头异常组(54例)与无明显异常组(1 136 例)乳头浸润率差异,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隐匿性乳头浸润的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所有标本乳头浸润率为6.0%(71/ 1 190),其中临床乳头异常组为40.7%(22/ 54)显著高于无明显异常组的4.3%(49/ 1 136)(χ2= 121.9,P < 0.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位置(中央象限、外周象限)、肿瘤至乳头距离(≤ 2 cm、> 2 cm)、脉管癌栓、肿瘤(包括原位癌)长径(≤ 3.5 cm、> 3.5 cm)、T 分期、N 分期和TNM 分期与隐匿性乳头浸润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位置、肿瘤至乳头距离、T 分期和 N 分期是乳头浸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临床乳头无明显异常者乳头浸润概率较低。肿瘤位于外周、至乳头距离> 2 cm、T 1~T 2、N 0~N 1 的病例保留乳头风险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