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组穴电针对兔腰椎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组穴效应、即刻效应、持续效应、客观评价
作者姓名:宋秀娟  孙双历  陈晞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市201203
摘    要: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观察电针不同组穴对兔第1腰椎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找出各组穴的作用特点。方法:实验于2002-11/2004-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实验室和经络腧穴实验室进行。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的Allen锤击法(12g&;#215;5cm的打击),造成第1腰椎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以打击即刻动物肢体明显抽搐颤抖、摆尾,脊髓损伤处可见淤血痕迹为造模成功标志。①督脉穴组取大椎、命门穴。②肢体局部取穴组取足三里、阳陵泉穴。③背俞穴和三阴交组取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穴。电针组于造模后10min进行针刺治疗,疏密波1-3Hz,以针刺局部肌肉有明显抖动为度。1次/d,20min/次,连针5d为1个疗程,休息ld,治疗2个疗程。④对照组造模后不予针刺。⑤空白对照组只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不予针刺。于脊髓损伤前20min.损伤后10.35min和第13天测量体感诱发电位,选个体差异较小的N2P2作为实验测定的峰间波幅值;第13天应用改良的Tarlov法评定肌力(分为7级,0级为无可见运动,Ⅵ级为正常)与峰间波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在免脊髓损伤后10min,体感诱发电位峰间波幅明显降低,3个电针组和对照组组间没有差异,可以认为各组的损伤程度相等。②损伤后35min峰间波幅稍有恢复,潜伏期延长,各组之间没有差别,与损伤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lt;0.01)。③第13天电针各组峰间波幅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别,督脉穴组波幅恢复好于另两组电针组。对照组仍然明显小于损伤前。④损伤第13天N2P2峰间波幅与肌力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峰间波幅变化与下肢的肌力改变有良好的一致性(r=0.452,P&;lt;0.012)。结论:①在电针组中,督脉穴组疗效最为满意,可以考虑腰椎损伤后.首先采取督脉穴进行治疗。②不同组穴针刺一次的即刻效应各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早期应用及持续治疗对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均有效果。③双下肢肌力变化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电针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