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伪无菌实验与肠菌移植技术研究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对肠道动力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启鸿,柯晓,骆云丰等.基于伪无菌实验与肠菌移植技术研究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对肠道动力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4,65(09):943-948.DOI:10.13288/j.11-2166/r.2024.09.012
作者姓名:刘启鸿  柯晓  骆云丰  胡露楠  任彦  方文怡  赵培琳  严锦贤
作者单位: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82号,350003;2.福建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428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878);;福建省科技计划(2023L3013);
摘    要:目的运用伪无菌实验与肠菌移植技术,探讨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肠道菌群对肠道动力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气滞证STC组6只、伪无菌组12只。气滞证STC组采用洛哌丁胺混悬液3mg/kg灌胃联合夹尾刺激建立气滞证ST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集气滞证STC组和正常组大鼠的新鲜粪便制备100mg/ml粪菌混悬液。伪无菌组采用抗生素鸡尾酒法(给予含杆菌肽、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各20mg/ml的混合抗生素混悬液灌胃)建立伪无菌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粪菌液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各6只,再分别给予制备的相应大鼠粪菌混悬液10ml/kg灌胃;气滞证S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无菌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7天。比较气滞证STC组、正常粪菌液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5-羟色胺3受体(5-HT3R)、5-羟色胺4受体(5-HT4R)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色氨酸羟化酶1(TPH1)、色氨酸羟化酶2(TPH2)、5-羟色胺转运体(SERT)、单胺氧化酶A(MAO-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粪菌液组比较,气滞证STC组、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大鼠小肠推进率、血清5-HT水平,结肠组织5-HT3R、5-HT4R阳性表达以及TPH1、TPH2、SERT、MAO-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气滞证STC组和气滞证STC粪菌液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证STC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传输功能减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5-HT的合成、转运、代谢等途径而导致肠道动力障碍。

关 键 词:慢传输型便秘  气滞证  伪无菌实验  肠菌移植  肠道菌群  肠道动力
收稿时间:2023-11-17
修稿时间:2024-02-09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