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作用机制探讨和实验验证
引用本文:杨晓娟,邬国松,牛明,王兰,毛乾泰,冀召帅,艾超.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作用机制探讨和实验验证[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2(12):2430-2442.
作者姓名:杨晓娟  邬国松  牛明  王兰  毛乾泰  冀召帅  艾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药学部, 北京 102218;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广东 广州 51008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五医学中心 中毒救治科, 北京 100071
摘    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细胞实验对部分主要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网络药理学在线数据库(TCMID)中获得气滞胃痛颗粒组方中药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炙)、延胡索(炙)、甘草(炙)的化学成分,并在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中收集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在药物靶标数据库(TTD)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搜索与胃炎相关的蛋白和基因,建立胃炎靶点数据库;通过DIP数据库将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关联,建立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将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的相关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靶点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3.5.1软件自带的GlueGO插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功能注释;通过人类基因和基因表型综合数据库(OMM)筛选炎症相关细胞相关的基因和蛋白靶点,对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的靶细胞进行富集。体外细胞实验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象,采用1μg·mL-1脂多糖(LPS)和0.2μg·mL-1γ干扰素(IFN-γ)制备细胞模型,以含有最大无毒剂量气滞胃痛颗粒内容物的培养基处理RAW264.7模型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各组RAW264.7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炎的主要潜在的活性成分25个,重要靶点20个,其中关键靶点包括COX-2、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与胃炎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其药效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炎症、血管内稳态、免疫、中枢神经及激素调节等生物过程的影响。气滞胃痛颗粒对RAW264.7模型细胞中COX-2iNOSIL-6TNF-α的mRNA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可能主要通过修复胃黏膜、减轻炎症损伤、消除感染等实现其治疗胃炎作用。

关 键 词:气滞胃痛颗粒  胃炎  网络药理学  环氧合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收稿时间:2022/7/14 0:00:00

Discussion on mechanism of Qizhi Weitong Granules in treating gastr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YANG Xiaojuan,WU Guosong,NIU Ming,WANG Lan,MAO Qiantai,JI Zhaoshuai,AI Chao.Discussion on mechanism of Qizhi Weitong Granules in treating gastr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J].Drugs & Clinic,2022,42(12):2430-2442.
Authors:YANG Xiaojuan  WU Guosong  NIU Ming  WANG Lan  MAO Qiantai  JI Zhaoshuai  AI Chao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2218, China;Baiyun Branch of Nanfang Hospital, Guangzhou 510080, China;Department of Poisoning Treatment, Fifth Medical Center,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