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技术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阶段炎症期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张金山 张方园 万磊 梁成名 |
| |
作者单位: | 太和县中医院风湿科,安徽 阜阳,236600;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安徽 亳州,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安徽 合肥,230000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项目(2014zy76) |
| |
摘 要: | 目的 依靠磁共振(MRI)成像技术,区分强直性脊柱炎(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总结MRI下骶髂关节不同炎症阶段AS病人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为骶髂关节MRI成像技术指导中医辨治AS,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影像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骶髂关节MRI扫描技术,纳入MRI表现有骨髓水肿(早期炎症)或脂肪浸润(晚期成熟炎症)的40例AS病人,分为早期炎症组和晚期炎症组,通过肾虚湿热证和肾虚督寒证量表进行中医证型区分,比较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CRP)、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MRI表现区别,分析中医证型与MRI表现相关性。结果(1)肾虚湿热组MRI积分(42.34±18.32),肾虚督寒组骶髂关节MRI积分(18.23±8.42),两组比较,肾虚督寒组MRI积分显著降低(t=5.618,P=0.000);(2)与早期炎症组比较,晚期炎症组ASDAS-CRP积分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肾虚督寒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无相关性,肾虚湿热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骶髂关节MRI区分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技术,对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关 键 词: | 脊柱炎 强直性 骶髂关节 磁共振成像 因果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
收稿时间: | 2017-03-29 |
修稿时间: | 2018-11-0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