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发性肝癌中医肝血瘀阻证证型转化规律分析
引用本文:武嫣斐,王素萍,孙健民,魏俊妮.原发性肝癌中医肝血瘀阻证证型转化规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6):575-576.
作者姓名:武嫣斐  王素萍  孙健民  魏俊妮
作者单位:030001,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进行调查,了解证型分布特征,探讨肝血瘀阻证型转化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为肝血瘀阻证型演变提供生物学基础。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医证型分布特征;采用Binarylogictic回归分析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肝血瘀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用单因素ANOV齐性检验,组间方差不齐,进行肝血瘀阻与合并证型的t检验。结果 单证占51、17%,二证相兼占43.23%,三证相合占5.60%;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二证相兼占18.8%,三证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二证相兼占44.4%,三证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辩证单证占40.5%,二证相兼占48.8%,三证相合占10、7%。HA、CD4、GGT、TT、FIB值4组比较不完全相同。HA值肝血瘀阻与肝血瘀阻合并肝肾阴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TT、FIB值肝血瘀阻分别与合并肝肾阴虚、合并肝胆湿热、合并脾气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GT值肝血瘀阻与合并肝胆湿热、合并肝胆湿热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以单证、二证相兼、三证相合为主,并与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证型组合有一定的实验室指标的相应变化,显示证型演变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分布  肝血淤阻
文章编号:1007-9564(2006)06-0575-02
收稿时间:2006-03-23
修稿时间:2006-04-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