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何跃辉,陈狄 高谦,施平华,汤丽娜,田纪文,徐红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185-188.
作者姓名:何跃辉  陈狄 高谦  施平华  汤丽娜  田纪文  徐红伟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96
摘    要:目的观察40岁以上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女性,详细记录其病史、身高、体重,进行生化和内分泌测试,然后进行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扫描。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6.23 kg/m~2。研究中骨量减少的患病率为38%,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4%,低骨密度的患病率为42%。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绝经状态的增加,低骨密度妇女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在内分泌评估中,60%的人群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56.67%的人群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0%的人群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75%的人群伴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骨密度较低。在慢性疾病中,发现83.33%的女性患有糖尿病,50%的女性患有高血压,50%的女性具有肝肾功能异常,50%的女性患有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同时骨密度较低。每天接受阳光照射时间少于1 h的女性中,48.65%的人骨密度较低。由于日常体力劳动的减少,BMD正常的女性比例从72.72%下降到46.1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清维生素D缺乏,体力劳动和阳光照射不足与低BMD显著相关。结论低BMD不是仅限于绝经后妇女的疾病,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普遍存在。

关 键 词: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后  围绝经期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Institution: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Beijing 100096, China
Abstract:
Keywords:osteopenia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postmenopausal  perimenopaus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