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SARS-CoV蚀斑形成技术的建立
引用本文:董关木,安祺,刘文雪,孔艳,杨立宏.SARS-CoV蚀斑形成技术的建立[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4):383-383.
作者姓名:董关木  安祺  刘文雪  孔艳  杨立宏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2 0 0 3AA2 0 82 0 1)
摘    要:自2002年11月我国出现第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以来,至2003年8月已造成5000多例临床病例,其中死亡300多例,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现在已确定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其病原体,也成功分离到多株SARS-CoV,并能在Veto细胞和2BS等细胞系中培养增殖,这为我们研发疫苗和研究病原学等方面提供了基础和基本条件。由于蚀斑试验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用于测定病毒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的检测较其他方法准确,且特异性高,因此,用蚀斑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病毒滴度、SARS患者恢复期抗体水平、疫苗免疫后的抗体产生水平以及评价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等。

关 键 词:SARS-CoV  病毒滴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巨大  抗体产生  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中和抗体  疫苗免疫  临床病例  抗体水平
修稿时间:2003年8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