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教外丹术对《雷公炮炙论》的影响
引用本文:邱玏,朱建平.道教外丹术对《雷公炮炙论》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21-23.
作者姓名:邱玏  朱建平
作者单位: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2级研究生,北京,100700
2.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    要:外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原始形态,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代,而后在东汉末被道教吸收并入,并在唐代达到鼎盛状态。《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学专著,诞生于隋末唐初,重订于唐末,其受道教外丹术影响比较明显,体现在将外丹禁忌,外丹操作诸如水飞、研磨、六一泥固济法、伏火法、关法、法等,外丹器皿诸如瓷瓶子、瓷合子、瓷锅子、铛、筛罗、乳钵等移入炮制操作,并借用草木药炼丹的方法,将草木药作为辅料炮制药物,它是中药制药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关 键 词:道教  外丹术  雷公炮炙论  中药炮制  医学史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