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神经阻滞方法验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存在另一卡压点
引用本文:王斌,刘卫,刘玉凤,牟翔,葛雪松.应用神经阻滞方法验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存在另一卡压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60-2461.
作者姓名:王斌  刘卫  刘玉凤  牟翔  葛雪松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康复理疗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摘    要:目的 通过试验性神经阻滞的方法证实臀上皮神经卡压除了存在入臀点的卡压外,还存在椎后关节处的卡压。方法 对3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阻滞以分析卡压点。首先阻滞臀上皮神经在髂嵴入臀点处,10min后患者自行评定疼痛缓解明显列为A组;余患者再次对L1-2、L2-3的患侧椎后关节外饲阻滞脊神经后支,10min后评定疼痛缓解明显列为B组;仍不明显者列为C组。记录可能造成臀上皮神经卡压的各种体征,其中小关节紊乱的体征包括棘突偏斜、条索状韧带剥离硬结、棘突侧方压痛等;入臀点处的体征包括入臀点压痛、入臀点附近皮下痛性硬结。盲法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和体征。结果 18例患者仅阻滞臀上皮神经在髂嵴入臀点则疼痛明显缓解,提示臀上皮神经卡压点位于该点或该点以下(归为A组)。12例患者需要对椎后小关节部位阻滞后疼痛才明显缓解,证实椎后关节存在另一卡压点(归为B组)。4例患者疼痛仍无明显缓解,推测可能卡压点仍存在于椎后关节以上如椎间孔处,或者脊神经后支的阻滞不完全所至(归为C组)。A组与B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史无显著性差异,B组具有关节紊乱的体征较A组明显为多(P&;lt;0.01)。结论 椎后关节紊乱可以造成脊神经后支卡压,也是造成臀上皮神经卡压的因素。

关 键 词:临床应用  神经阻滞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卡压点  椎后关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