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通便八法述略
引用本文:洪敏,李赛美.通便八法述略[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20-21.
作者姓名:洪敏  李赛美
作者单位:[1]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510120 [2]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广东广州510405
摘    要:通便法是指运用通利大便的方法,使燥屎、邪热、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以治疗大便秘结或大便艰难证。便秘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或单独出现或与其他疾病合并出现,困扰患者。通便法属于下法范畴,张从正认为下法有“陈锉去而肠胃沽,瘢瘕尽而荣卫昌”的功效。《索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川归大海,即手足十二经脉的气血与肠胃相通,同时其邪气也与肠胃相通,因此,可通过调理肠胃来达到调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之气血阴阳的盛衰及邪气的来去固守等。因此,及时、恰当地使用通便法,使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对于缓解病人痛苦,甚至影响疾病愈后和转归都有一定的意义。便秘《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古代医籍对该证的称谓可谓名目繁多,如;“脾约”、“闭”、“阴结”、“阳结”、“风秘”、“热秘”、“湿秘”、“风燥”等。笔者认为这名目繁露的称谓对临床辨证的煮坚不大.

关 键 词:通便法  便秘  辨证  应用
文章编号:1008-4231(2006)02-0020-02
收稿时间:2005-09-2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