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腰腹群针术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脂、LEP和INS的影响
引用本文:熊芳丽,崔瑾,张亚丽,顾春蕾.腰腹群针术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脂、LEP和INS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6,24(8):22-25.
作者姓名:熊芳丽  崔瑾  张亚丽  顾春蕾
作者单位:1.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贵州,贵阳,550002
2.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贵阳,550002
3.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摘    要:目的:研究“腰腹群针术”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优越性,揭示本法对该病的中枢、外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制的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制成单纯性肥胖模型,把高脂组随机分成肥胖对照组、耳针对照组和群针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治疗20天后,采用放免法检测所有大鼠血清、下丘脑中瘦素(LEP)、胰岛素(INS)的含量,并测量肥胖大鼠体重、体长、腹围、代表其肥胖度的Lee s指数及对肾、附睾周围脂肪进行称重,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肥胖大鼠体重、Lee s指数、体脂、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大鼠。治疗后肥胖大鼠多项肥胖指标均有所改善,群针组与耳针组大鼠体重、腹围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群针组与肥胖组体脂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正常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Lee s指数和腹围指标上群针术疗效尤为突出,群针组与耳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群针组Lee s指数和腹围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下丘脑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瘦素比较,群针组低于肥胖组(P<0.05),耳针组与肥胖组无明显差异(P>0.05),群针组与耳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群针组下丘脑瘦素含量明显高于肥胖组(P<0.01),耳针组与肥胖组无明显差异(P>0.05),耳针组与群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胰岛素比较,群针组、耳针组均低于肥胖组(前者为P<0.05,后者为P<0.01),群针组与耳针组有差异(P<0.05);群针组、耳针组下丘脑胰岛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肥胖组(前者为P<0.05,后者为P<0.01);耳针组与群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腹群针术、耳针治疗单纯性肥胖大鼠有效,腰腹群针术局部减肥作用尤其明显,在改善肥胖大鼠Lee s指数、腹围及瘦素上腰腹群针术明显优于耳针疗法。腰腹群针术可能是通过降低VF和体脂量,改善LR和IR,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热增加,而达到减肥的效应。

关 键 词:大鼠  穴位疗法  针刺  耳针  瘦素  胰岛素  内脏脂肪
文章编号:1000-3649(2006)08-0022-03
收稿时间:04 24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2006-04-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