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帝内经》病证结合论治思想的萌芽
引用本文:童舜华,童瑶,段逸山.《黄帝内经》病证结合论治思想的萌芽[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1):14-14.
作者姓名:童舜华  童瑶  段逸山
作者单位:1.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浙江,绍兴,312000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摘    要:中医治病 ,自古就有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种方法 ,其中辨病论治更为原始。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最早表现为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 ,远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 ,就有以部位命病名的描述 ,如疾首、疾目、疾腹、龋等。《山海经》记载疾病 38种 ,其中以专用病名命名者 ,有疸、瘿、瘤、痔、疥、瘅、疟等 2 3种。《五十二病方》中载有马不痫、羊不痫、癫疾、蛊、骨疽等 5 2种疾病名 ,书中尚无证候记载 ,用药味简量粗 ,剂型单调 ,处于依经验用药治病阶段。只有当中医对辨病与辨证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 ,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时 ,病证结合论治才可能产生。《…

关 键 词:黄帝内经  病证结合论治
文章编号:1008-4231(2003)01-0014-01
修稿时间:2002年10月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