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氧化氮在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张西波,段启龙,李忠廉.一氧化氮在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40).
作者姓名:张西波  段启龙  李忠廉
作者单位:1.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52)。
摘    要:阻塞性黄疸( OJ)是指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常见原因包括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与先天性畸形等;其可导致机体多器官的损害以及相应的病理改变,最常见的是肝脏损伤[1,2]。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一氧化氮( NO )的化学本质是血管内皮活性物质( EDRF ), NO在OJ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在疾病发展早期,机体NO水平相对较低,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肝脏血流;NO 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与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结合,产生低毒性自由基,减轻肝损伤。随着疾病的发展,内毒素等各种刺激因子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增高,生成大量的NO,过量的NO具有细胞毒性,加重肝损伤。本文对NO在OJ肝损伤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阻塞性黄疸  肝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