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MCAO再灌注后不同皮质区HMGB1、NF-κB的时程表达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童秋玲,周瑞瑞,夏炎火,张旭,吴亮,董磊.大鼠MCAO再灌注后不同皮质区HMGB1、NF-κB的时程表达及其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4):132-136.
作者姓名:童秋玲  周瑞瑞  夏炎火  张旭  吴亮  董磊
作者单位:1. 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325200,浙江瑞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
4.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皮质区HMGB1、NF-κ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缺血后2、6、24、48、72h组以及假手术组(Sham).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ACO)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2h.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脑,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皮质核心区(CI)和皮质半暗带区(IP)中HMGB1、NF-κB的蛋白水平,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RT-PCR法检测上述两区相应时间点的HMGB1mRNA表达.结果 Sham组HMGB1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核,而NF-κB主要位于胞质.早在缺血后2h CI区即可见部分HMGB1胞质阳性的神经元,HMGB1胞质阳性表达在IP区数量较多,CI区相对较少.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P区HMGB1mRNA、HMGB1胞质阳性表达和NF-κB胞核阳性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4h达峰,且HMGB1的胞质阳性表达和NF-κB的胞核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1).但在CI区,HMGB1mRNA、HMGB的胞质阳性表达呈先下降再上升,于24h降至最低,而NF-κB的胞核阳性表达于脑缺血后6h达峰,之后逐渐下降,72h又有上升趋势.结论 HMGB1/NF-κB通路可能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炎症介导的脑组织损伤,特别是在IP区,而针对此通路的靶向性治疗有望挽救半暗带.

关 键 词: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半暗带  HMGB1  NF-κB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