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作者姓名:李景植  华扬  刘然  田晓洁  焦力群  贾凌云
作者单位:1. 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3. 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0924);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年人才培养"青苗"计划(QML20150803)
摘    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析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患者支架治疗前后以及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ISR的发生特点。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VAOS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420例。采用CDUS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查(大致于术后1周内、3、6、12及24个月)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支架术前、术后及ISR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术后2年内不同随访时间段的ISR发生率。 结果CDUS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支架置入术患者椎动脉起始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os)由术前(307±103) cm/s降低为术后1周内的(109±31) cm/s(P<0.01),舒张末期流速(EDVos)由术前(97±44)cm/s降低为术后1周内的(31±8)cm/s(P<0.01)。本研究中,共330例患者进行了中位时间为12(4,15)个月的随访,共有120例(120/330,36.4%)发生ISR,其中102例(102/120,85.0%)发生于支架术后1年内。发生ISR时,椎动脉的内径由术后1周内的(2.9±0.5)mm减小为(1.6±0.6)mm(P<0.01),PSVos由(110±26)cm/s升高为(224±79)cm/s(P<0.01),EDVos由(31±8)cm/s升高为(68±29)cm/s(P<0.01),其远端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s)较术后1周内相对减低[(65±22)cm/s vs (70±19)cm/s,t=2.7,P<0.01]。 结论VAOS支架置入术后ISR发生率较高,且术后1年内是ISR的高发时期。CDUS作为一种简便且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及ISR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并广泛应用于VAOS支架置入术的治疗评估和远期随访。

关 键 词: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椎动脉  支架  再狭窄  
收稿时间:2019-07-11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