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他汀类药物肌毒性及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现与警惕
引用本文:陈明卫,杨明功.他汀类药物肌毒性及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现与警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4):13-15.
作者姓名:陈明卫  杨明功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30032
摘    要: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Endo等人首先发现.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胆固醇在体内的生物合成.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品种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舒降之)、洛伐他汀(lovastatin、美降之)、普伐他汀(pravastatin、普拉固)、氟伐他汀(fluvastatin、来适可)、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等.他汀类药物已成为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药物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其使用范围一直在扩展.自1994年以来发表的6项大规模临床试验(4S、WOSCOPS、CARE、LIPID、AFCAPS/TexCAPS、HPS)均证明了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的良好安全性1].但从2001年8月8日因西伐他汀(拜斯亭)发生严重肌溶解从市场上撤出以来,人们对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又给予极大关注2].现将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特别是肌毒性的预防和处理作一综述.

修稿时间:2005年2月19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