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崎病两种早期诊断方法的临床探讨
引用本文:夏文华.川崎病两种早期诊断方法的临床探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12).
作者姓名:夏文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澳洋医院儿科,215600
摘    要: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48例川崎病患儿的血小板参数,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 I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所有患儿于治疗3周后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病例组在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在病程第3周达到高峰,病例组血清cTn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K、LDH、GOT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有冠状动脉损(CAL)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NCAL)组.结论 在川崎病的血管炎反应中,血小板起了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增多可作为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一项参考项目.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可以用于早期诊断KD患儿心肌损伤,以便早期使用IV IG,减少冠脉病变.

关 键 词:川崎病  血小板参数  心肌肌钙蛋白I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