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进展
作者姓名:姜韩雪  刘玉宁  侠晨辉  朱泽兵  章友康  刘宝利  刘伟敬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8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JYB-XS-134)
摘    要: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1]。MN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之势,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IMN占MN总发病率的75%~80%[2],有40%~50%的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在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3]。近年来,随着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广大学者对机制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概念[4-5],另外,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本文拟对近来IMN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新认识做一综述。

关 键 词:膜性肾病  诊断  治疗  磷脂酶A2受体  利妥昔单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