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放射性肺损伤
引用本文:吴开良,李艳如,蒋国梁.放射性肺损伤[J].实用癌症杂志,2001,16(1):110-112.
作者姓名:吴开良  李艳如  蒋国梁
作者单位:1. 200032,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2. 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摘    要: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表现为2个明显阶段,即早期放射性肺病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1 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多为病理形态学观察。80年代集中于“关键靶细胞”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几种学说:①肺泡上皮损伤;②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③肺泡巨噬细胞生长因子;④免疫反应;⑤淋巴管受累;⑥巨细胞病毒参与。目前比较推崇的观点是细胞生长因子参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1,2]。1.1 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的致纤维化的细胞生长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关 键 词:放射性肺损伤  发病机理  分子生物学  临床表现  肿瘤  放射疗法  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1-5930(2001)01-0110-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