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腔内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引用本文:夏天,徐安辉,李守卫,周涛.腔内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腹部外科,2018(3).
作者姓名:夏天  徐安辉  李守卫  周涛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普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摘    要:目的评价直肠腔内超声(endoanal ultrasound,EAUS)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病人术前进行EAUS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8例复杂性肛瘘中,EAUS和MRI检查显示内口数量分别为22个、27个,瘘管数量分别为37条、43条。手术病检结果示28例均为复杂性肛瘘,内口共计28个,瘘管44条。MRI检出复杂性肛瘘的内口显示率为96.4%(27/28),瘘管显示率为97.7%(43/44),均高于EAUS检出的内口显示率(78.6%,22/28)和瘘管显示率(84.1%,37/44),二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3、33.23,均P0.05)。结论 EAUS和MRI在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上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内口的位置及数量、瘘管的分布及走行上,MRI的准确率更高。在有条件的医院,建议优先选用MRI作为复杂性肛瘘的术前检查方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