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卢和丽 孙伟铭 董香丽 郭明 黄筱琴 徐茜 胡飞虎 |
| |
作者单位: | 1.330006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2.330006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通信作者:卢和丽,主治医师;E-mail:luheli0902@163.com |
| |
基金项目: |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75201) |
| |
摘 要: | 背景 青少年抑郁症常症状不典型,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对该病认识普遍不足,难以正确意识疾病危害,即便青少年想要接受治疗,也常受到家属的阻挠,导致无法规范治疗。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B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各45例。于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于干预12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抑郁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基线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基线时,两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疾病知识、家庭管理技术和复诊要求得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极大促进患儿父母掌握抑郁症疾病知识,提升抑郁症患儿父母管理技能,优化抑郁症患儿家庭管理方案,有更高的复诊意愿。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青少年 家庭关系 健康教育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全文 |
|